连线儿科医生

孩子突然“口吃”,千万不能大意!

  前段时间,朋友的孩子,3岁,突然口吃;之前发音非常标准、语言流利,说话也早。朋友工作忙无暇顾及孩子,送老家了1个月多,回来之后,讲话开始有点结巴,首字、词要重复才能讲出来,但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。

  之后孩子姥姥过来照顾孩子,这下更麻烦了,说话很费劲,孩子着急会跺脚。尤其在刻意表达的时候,平时倒还好。这种情况持续了2个月没有改善。

  去医院发育行为儿科也检查了,医生说没有器质性问题,微量元素也正常;语言表达、理解、口腔肌肉运动,认知能力等也基本正常。可能是和孩子频繁换生活环境、看护人有关系,三岁是学习的关键期,估计出现了功能性口吃。

  那导致孩子口吃的因素还有哪些?

  1、性格急躁口吃的小儿往往性情急躁、易兴奋、情绪不稳定,好冲动、说话不加思索、随口而出,难免出现语言不连贯、重复、结巴。

  2、缺乏表达能力小儿对词语理解不深,对事物的陈述不能有条理地进行,于是边说边支支吾吾、重复、结巴。

  3、心理压力重家长或老师让回答问题,由于不会或不敢说致使讲起来结结巴巴。

  4、语言训练不当有的家长觉得小孩子说话支支吾吾好玩,于是就逗孩子似的教连续发“呵……”音,反复重复可形成结巴。

  5、模仿他人孩子看电视有些动漫节目、或电视剧演员人物塑造为结巴,便好奇地模仿,养成了不良习惯。

  6、家教过严有的家长与孩子说话板着脸、做错了事就责打,平时缺乏交流,使孩子见到家长就害怕,与家长说话时往往支支吾吾、结巴。

  如何预防口吃呢?

  1、扩大幼儿的词汇。幼儿词汇量多了,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加强。教孩子新的单词,明智的做法是用孩子现有的词汇去解释。如“什么是影子”?不必说成由于物体轮廓不透光而造成影像,可以讲:影子就是太阳给你画的画。并让其站在太阳底下,亲身体验太阳的杰作。此时,虽然定义不确切,但随着孩子的成熟,这一定义会得到不断完善。

  2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说话的速度。常有这样的情况、你同一个说话很快的人交谈,你会不由自主地受他的影响加快说话速度。因此,有意识地控制孩子说话的速度,用自己的语言,并不在于告诉孩子“慢点讲”,而在于父母以身作则。

  3、孩子讲话时,出现一些不合语法的错误时,不要急于纠正。频繁纠正能引起口吃。应该认识到,幼儿语言的流畅性要比语法规则的正确性更为重要。

  4、避免有意无意地给孩子施加压力。比如,要求孩子模仿大人的口吻说话;若孩子不喜欢,家长尽量不要让孩子当众背诵儿歌、古诗。

  5、向孩子提问要注意时机及方式。比如孩子弄得满身是土,家长不要急于了解是怎么回事,而应在给孩子清洗时,边询问情况,一边提出要求。更不能不问青红皂白要求孩子认错。

  6、让孩子享受家庭的温暖,给予应有的安全感。如环境改变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。

  7、父母之间的摩擦,使孩子处于被双方的爱夹在中间的尴尬境地,尽管父母试图掩饰家庭的不和也是无济于事的,孩子的心理活动与父母是保持联系的,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之间所发生的一切。许多孩子的口吃,就是家庭矛盾在他们身上的一种心理折射。

医院医生

  • 刘振寰主任医师

    擅长:多动症、抽动症、矮小症、性早熟、遗尿症、注意力缺失、学习困难...[详细]

    国务院津贴专家,从事儿童疑难疾病科研诊疗工作30余年

    李燕春主任医师

    擅长:语言发育迟缓、发育迟缓、自闭症、智力低下、脑瘫、脑发育不良...[详细]

    主任医师,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教授专家,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
  • 张青龙主任医师

    擅长:多动症、抽动症、遗尿症、自闭症、智力低下、小儿癫痫等[详细]

    从事儿童生长发育诊疗20余年,擅长中医诊疗儿科疑难精神疾病

    吴敏主任医师

    擅长:遗尿症,性早熟、矮小症、多动症、自闭症...[详细]

    医学功底扎实、医技精湛,30余年儿童发育行为科临床经验